a.透過有趣的動手實驗,帶領學生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與原理。
b.主題涵蓋力學、熱、電、磁等基礎領域,理論與實作並重。
c.進入實驗室操作,體驗觀察、測量與記錄的過程,提升學習樂趣。
d.認識國內外青少年科學競賽,了解未來挑戰與準備方向。
e.培養觀察力、邏輯思考能力與動手解決問題的科學精神。
F 教授
學歷: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博士
經歷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,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合聘研究員,
專長領域:表面物理及化學、表面原子、分子動態學、單原子針的製備與特性。
F 教授
學歷:比利時魯汶大學物理學 博士
經歷:臺灣大學物理系教授、臺灣量子計算與信息技術協會秘書長。主要研究爲量子與奈米科技、奈米磁性生醫 應用。曾在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從事客座研究。
上課時間9:00-12:00
1.探索重力與自由落體現象
2.彈簧與擺的運動觀察
午休
上課時間13:30-16:30
1.熱傳導實驗:比較不同材料的導熱效果
2.簡單發電與磁力實驗
*休息時間(午休時間除外)將視現場狀況彈性調整。
a.學會觀察並記錄物理實驗現象,了解背後的原理。
b.透過實際操作,建立初步的物理概念與實驗技能。
c.熟悉安全使用實驗器材的方法,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。
d.認識各類青少年科學競賽與挑戰,激發探索興趣。
e.培養合作與思考能力,學會以實驗方式解決問題。
a.對物理或科學現象感到好奇、想親自動手探索的國中生。
b.想體驗實驗操作,學習如何觀察與推理的學生。
c.有意參加未來科展或青少年科學競賽的學生。
d.喜歡動腦思考、研究生活中科學原理的學生。
e.想在課堂外挑戰更深入理工知識的學生。
a.本課程須達 20 位報名人數方能開課。若因人數不足無法開課,台灣學聯將全額退費,或經學員同意後延期開課。
b.本課程費用不包含午餐,請學員自理。
c.上課地點將安排於捷運公館站或捷運科技大樓站附近。
d.開課前一週將寄送開課通知至報名信箱,內有詳細資訊務必仔細閱讀課程師資、內容、授課時間及場地等,台灣學聯保留變更之權利。
e.課程期間禁止學員錄影、錄音。
f.課程內容將以實際授課情形為主,視現場狀況彈性調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