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.課程透過動手實驗,帶領學生深入理解基本物理現象與原理。
b.主題涵蓋力學、熱學、電磁學等核心物理領域,理論與實作並重。
c.安排實驗室操作,提升學習趣味與真實應用體驗。
d.引介國內外數理相關競賽,讓學生了解未來參與競賽的方向與準備方法。
e.培養學生的觀察力、邏輯推理能力與科學探究精神。
F 教授
學歷: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博士
經歷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,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合聘研究員,
專長領域:表面物理及化學、表面原子、分子動態學、單原子針的製備與特性。
F 教授
學歷:比利時魯汶大學物理學 博士
經歷:臺灣大學物理系教授、臺灣量子計算與信息技術協會秘書長。主要研究爲量子與奈米科技、奈米磁性生醫 應用。曾在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從事客座研究。
上課時間9:00-12:00
1.自由落體與加速度測量
2.簡諧運動與彈簧振盪
午休
上課時間13:30-16:30
1.熱傳導實驗:不同金屬導熱性
2.電磁感應與發電實驗
*課程內容將以實際授課情形為主,以上所列休息時間(午休時間除外)將視現場狀況彈性調整。
a.學會設計與進行基礎的物理實驗,並分析與解釋實驗結果。
b.理解實驗背後的物理理論與公式,建立系統性的科學知識架構。
c.熟悉實驗室安全規範與儀器操作技巧。
d.認識多項數理科學競賽,掌握各競賽的性質與特色,作為未來參與的參考。
e.增進團隊合作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。
a.國中至高中對物理或科學探究有興趣的學生。
b.想提前接觸實驗操作與實作訓練的學生。
c.有意參加未來科展或數理競賽的學生(如科學探究競賽、旺宏科學獎等)。
d.喜歡邏輯推理、觀察現象與思考原理的學生。
e.希望在課堂外獲得進階學習與挑戰機會的理工潛力學生。
a.本課程須達 20 位報名人數方能開課。若因人數不足無法開課,台灣學聯將全額退費,或經學員同意後延期開課。
b.本課程費用不包含午餐,請學員自理。
c.上課地點將安排於捷運公館站或捷運科技大樓站附近。
d.開課前一週將寄送開課通知至報名信箱,內有詳細資訊務必仔細閱讀課程師資、內容、授課時間及場地等,台灣學聯保留變更之權利。
e.課程期間禁止學員錄影、錄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