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類對於天空與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,從飛機的發明到太空站的建造,再到星際旅行的構想,航天科技的發展推動了全球科技與經濟的進步。本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建立對航空與太空科學的基礎認識,涵蓋飛行原理、火箭推進技術、太空探索發展歷程,並帶領學生探討當前航太技術的前沿應用與未來發展趨勢。
課程將從空氣動力學與飛行控制的基礎理論開始,讓學生了解飛機如何產生升力並維持飛行,同時學習火箭推進的基本原理,理解為何火箭能夠衝出地球,而飛機卻無法離開大氣層。此外,課程將介紹各類人造衛星的運作機制,分析 GPS 定位、太空望遠鏡、通訊衛星等設備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。
透過理論學習、案例分析、實驗模擬與團隊競賽,學生將有機會設計並發射水火箭,進行發射軌跡模擬與分析,並透過參訪航太機構,深入了解航天產業的實務操作。
H 教授
學歷:俄羅斯國立科技大學航太工程博士
經歷: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。在微奈米金属基複合材料、鎂合金複材擠管散熱材料以及奈米生醫計算力學等领域有深入研究。曾任科技部駐俄羅斯科技組長。
上課時間9:00-12:00
1.航空與太空科學的基本概念:流體力學基礎、空氣動力學、飛機的三軸控制、機場與飛行安全、航空器測試案例
2.火箭科學:火箭推進原理、火箭的種類、多級火箭的設計與優勢、GNC(Guidance, Navigation, Control)技術、衛星的類型與功能、衛星導航技術
上課時間13:30-16:30
1. 水火箭發射競賽:
學生設計並模擬水火箭發射軌跡
進行數據分析與誤差計算,測試發射效果
團隊競賽,最小誤差者勝出
*以上休息時間視情況調整(午休時間除外)
a. 航空與太空科學的基礎知識:理解飛機與火箭工作原理,學習航太工程基本概念。
b. 掌握飛行力學與空氣動力學原理:學會影響飛行器運動的物理因素,如升力、阻力與推進技術。
c. 了解現代火箭推進技術:學習火箭發射的設計與應用,認識不同類型的推進技術與其優勢
d. 參與水火箭設計與發射競賽:透過實驗操作,強化對火箭科學與軌跡計算的理解。
a. 對航太科技與太空探索有興趣的學生:希望學習飛機、火箭與太空探測技術的基礎知識。
b. 計劃報考航空航太工程、物理或機械工程相關科系的學生:希望提前為大學學習做好準備。
c. 喜歡實驗與科學競賽的學生:希望透過水火箭競賽、實驗與數據分析來提升科學研究能力。
d. 對未來職業發展有規劃的學生:想探索航太產業的發展機會,了解航太工程師、火箭科學家的職涯方向。
a.本課程須達 20 位報名人數方能開課。若因人數不足無法開課,台灣學聯將全額退費,或經學員同意後延期開課。
b.本課程費用不包含午餐,請學員自理。
c.上課地點將安排於捷運公館站或捷運科技大樓站附近。
d.開課前一週將寄送開課通知至報名信箱,內有詳細資訊務必仔細閱讀課程師資、內容、授課時間及場地等,台灣學聯保留變更之權利。
e.課程期間禁止學員錄影、錄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