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階段是探索興趣與思考未來方向的關鍵期。
「職業探索講座」以自我認識、職涯趨勢與實際體驗為核心,幫助學生從興趣出發,了解各領域的工作樣貌與所需能力,提前找到適合自己的升學與職業方向。
本場主題聚焦於 DIY動手做物理 — 這是一門結合創意、實作與科學思維的探索性課程。透過親手組裝電路、觀察物理現象與分析日常科技原理,學生將以「做中學」的方式,深入理解電子工程與物理概念在生活與產業中的應用。
講座將引導學生從基礎電路、半導體原理到智慧裝置的運作邏輯,並結合互動實驗活動,幫助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發現學習物理與科技的樂趣,開啟對理工科領域的興趣與潛能。
能幫助學生更早釐清方向、強化升學準備,為未來做好最佳規劃:
a. 瞭解自己的興趣: 透過動手實作與實驗活動,發現自己是否對物理、電子、工程設計或科技創新等領域感興趣。
b. 提前認識科技應用現況: 以生活科技與電子工程為例,從電路實驗、通訊應用到智慧裝置的運作,了解科學原理如何轉化為實際技術,並體驗工程師的思考方式。
c. 調整大學科系方向: 瞭解不同領域所需的專業背景,如物理學、電子工程、電機工程、資訊科技或機械設計,幫助學生重新思考未來就讀的學群與科系。
講座不僅幫助學生瞭解職業,更協助他們將探索結果轉化為具體行動計畫。
透過引導與回饋,學生能:
a.明確設定短期與長期學習目標
b.連結學群選擇與大學科系規劃
c.建立個人化的「生涯地圖」,為升學做好準備
a.職業探索的意義與自我興趣引導
b.DIY動手做物理介紹:從生活現象到科技應用的連結
c.主要實作與應用解析(電路偵探、WiFi獵人、智慧手機拆解與應用分析)
d.各主題所需能力與學群連結
e.學習策略與行動規劃:從高中到大學的準備方向
f. 問答與互動討論
a.本講座須達 30 位報名人數方可舉辦。若因人數不足無法舉辦,台灣學聯將全額退費,或經學員同意後延期舉辦。
b.報名成功後,參加名額以1名學生+1名家長為限。
c.上課地點將安排於 台大社會科學院(捷運公館站或捷運科技大樓站) 附近。
d.講座前1週將寄送講座通知至報名信箱,內有詳細資訊,務必仔細閱讀講座時間及場地等相關事項。
e.講座期間全程禁止錄影、錄音。
f. 講座內容可能因實際情況進行微調,台灣學聯保有最終調整、修改及解釋之權利。
